衣服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用品,衣服必定有衣缝,这几乎是不容置疑的真理。
刘双武,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年近半百,岁月的痕迹已经染白了他的双鬓,但是眼睛里却时刻透射出智慧的光芒。他凭着多年的探索和精益求精的执着,探索出了一种全新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缝纫织衣工艺——把有缝拼成无缝,而且是三维立体。200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为刘双武授予了发明专利证书。这种通过几百万针连接起来的神奇的无缝镂空时装,被许多媒体和外国友人称为“无缝天衣”、“北京刺绣,国色天衣”。
“无缝天衣”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呢?它的“绝”究竟绝在何处?通俗地说,一件“无缝天衣”可以与300件普通衣服画等号。以一件普通男士中号衬衫为例,其做工所用针脚大约为1万针,而一件“无缝天衣”的制作完成最少也要300万针,而这其中所耗费的时间,以及对衣服上精美绝伦的图案的设计等就更不是普通服饰所能比拟的。
曾几何时,制造蕾丝“无缝天衣”,一直是世界制衣大师们的梦想。服装大国法国、意大利虽然也有蕾丝时装,但对接缝问题一筹莫展,尤其是用缝纫机编织出的服装,几十年都未突破这个禁区。他们没有料到,这样一个世界难题竟然被一位普通的北京市民攻破。
同许多普通市民一样,刘双武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下海经商,从最初卖热带鱼,批发水果,渐渐步入服装领域,从倒卖服装做起,后来又尝试过做纱线、电脑绣花,办绣花厂。
有一次,正在赶制衣服的刘双武不经意间问自己的一位朋友:“你觉得这缝是宽点好看还是窄点好看呢?”朋友说:“宽点不好看,窄点也不好看,没缝才好看。”
“这怎么可能?无论平裁还是立裁都要有接缝啊!”朋友回应道:“有了电脑,什么不能做啊!”朋友一句看似平常的回答一下子点亮了刘双武发明创造的灵感。
然而,真正要研制无缝衣服,又谈何容易?既没有资料,也没有现成的设备,从哪里入手呢?一连几天,刘双武都在看着自己面前的缝纫机发呆。刘双武开始跟自己较上了劲,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琢磨无缝衣服上了,他不仅把全部积蓄都拿出来研制无缝衣服,还把房子也抵押上了。朋友们说他“一根筋”,他也全然不顾。也正是凭着这股“一根筋”的执着,刘双武在经历许多次失败后终于发明了无缝立体裁剪,用缝纫机织出了“无缝天衣”,至此,属于刘双武“无缝天衣”的品牌“衣绝”也随之诞生了。
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中国文化年上,刘双武的无缝镂空时装被展出,一位法国老人竖起大拇指并在展品前留影,“北京的景泰蓝驰名中外,这就是北京服装里的‘景泰蓝’。”对立体织衣技术,日本的技术人员仅用三句话评价:这种服装在别的地方看不到;面对这样的服装无法讨价还价;这种制衣技术在中国诞生确实令人惊讶。
对此,刘双武深有感触:“遇到困难不低头,自主创新不停步,总有一天会创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