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购前期沟通必不可少
这个沟通不只是与厂商谈论产品规格/图纸与交货期,应考量其生产能力/技术支持程度,相应的工艺与品质要求,最好能事先有突破性的探讨与明确(必要时需签发样板及限度板,如资源许可的情况下,可派人前去现场指导)。
2.辅导及推动供应商的力量要加强
对于一些本身规模不大的小型工厂,辅导比重新选择(供应商)更重要---除非他们是"阿斗"!
这就要求在"供应商管理办法"中,SQM与SQE的定位与职责要放在主导地位,包括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双方标准统一,品质窗口建立,体系稽核与辅导办法,供应商评价...).
3.了解客户对产品的真正品质定位
这是很多公司经常犯错误的源头--"自以为/推想"都不可取,一定要充分理解产品的使用场地/用途,了解你本身的生产/技术与改善能力后,才能建立有特色的品质标准--并请记住:品质不是最好,而是"符合"(而符合的前提,就是要完全知晓客户的要求,因此,与客户的沟通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因此,采购员应该以这些个观点为出发点去选择门当户对的供应商,而不是一味追求质量和价格。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