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世界工厂”之称。然而,正面临“招工难”等考验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认识到,粗放经营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以晋江鞋业、石狮服装为代表的泉州劳动密集型产业享誉全国,仅晋江一市,每年就提供了全世界近1/5的运动鞋和1/8的夹克衫,创造了著名的“晋江模式”。在新的形势下,沿海发达地区曾经引以自豪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路何在?日前,记者深入福建省泉州市调研,深切感受到其经济发展的强大活力,以及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种种困惑与探索。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发展壮大了,原有的“躯壳”无法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期待破茧成蝶!
3月7日,福建省泉州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强企业用工服务的承诺》,包括确保劳动者不因企业欠薪而蒙受损失,确保外来工子女能享受义务教育,符合条件的能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等17条“确保”举措。
泉州富甲一方。然而,以民企为支柱、以服装鞋帽为主打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却面临企业用工紧缺、劳动力成本上涨、外贸不景气、环境资源制约越来越严厉等诸多问题。经历了30多年大发展、大繁荣的泉州民企,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挑战。
“最大难题不是销路,而是缺工”
春节已过去了一个多月,尽管中西部农村有愿意外出务工者基本都出门了,但在泉州,记者所到之处,每个厂区的门口都张贴着醒目的招工告示。
为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员工,体育用品生产商361°公司大兴土木,在新厂区旁兴建起几十万平方米的职工宿舍,都带空调,其中包括大量夫妻房。针对80后、90后农民工的需求,361°正在建设1.5万多平方米的员工文体活动中心,包括图书馆、网吧、电影院、健身房、桌球室、乒乓球室等。
“从2011年度开始,公司给每一个员工赠送相当于本人全年工资总额45.5%价值的股份。获赠股份的员工当年年度末即可参加公司红利的分配。”位于晋江市陈埭镇的奥金针织服装有限公司日前宣布:拿出公司总资本的10%,赠送给从保洁员至高管的全体员工。
之所以送股,“主要是希望能长久稳定公司的员工队伍。”奥金公司董事长丁明权说,“这几年与泉州许多民企一样,我们碰到的最大难题不是销路,不是市场,而是缺工。”2009年前,奥金几乎没断过一天订单。国际金融危机肆虐时,也只是停过3个月的工。即便如此,缺工、跳槽、员工不稳定一直是最头疼的问题。
“服装纺织已经不是政府所鼓励的具有增长潜力的行业,所以企业采取这样的方式留住职工值得肯定。”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少晖说。他认为,企业各显神通的种种尝试有利于应对当前的“用工荒”,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
“招工难问题愈演愈烈,为了帮助企业渡难关,各级政府都绞尽脑汁。现在大家慢慢也想通了:留不住员工的企业,就让他关门。这也是转变发展方式、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泉州市洛江区委书记吕竞说。
管理上的裙带关系限制了家族企业的发展
30多年前,泉州利用“三闲”(闲房、闲资、闲散劳动力)发展起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鲜明的家族企业特征:原始资本主要靠的是海外亲属的侨汇;管理模式主要是“夫妻档”、“兄弟连”、“父子兵”;进入领域主要是技术程度不高、资金投入不大的轻纺产品加工制造。
如今,泉州异常发达的鞋帽、服装、建材、食品产业集群,就是靠这些家族企业从小到大,沿着产业链不断延伸、集聚的“内生性”发展形成的。安踏就是一个例证。从50万元到两亿元的销售额,安踏用了10年的时间;从两亿元到现在的将近百亿元,也是用了10年的时间。泉州这种依靠自身积累、内生发展的路子,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工业发展的典型道路。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企业的壮大,家族企业管理弊端逐渐显露,管理上太多的裙带关系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欧美龙集团董事长陈忠实出生于“中国童鞋之都”——泉州南安。16岁那年他就在父亲的厂子里做采购。后来,在父亲和大哥的指导下,陈忠实创办了童鞋企业“南华龙”。不过,他渐渐发现,家族化管理经营有很多影响企业发展的弊端。斟酌再三后,他单枪匹马来到山区小城永春另起炉灶。
“我离开南安来永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去家族化。因为如果是家族企业,一件大事,全家人商量清楚了再做决定,也许就错失了机会。”陈忠实说,他还积极接触资本,“计划3年内登陆资本市场。毕竟,企业资本化是企业成功的一个标志。”
在泉州企业家眼里,要从根本上打破家族管理体制的弊端,制度创新是必然,上市是王道。
“上市不仅仅是为了融资,企业融资手段很多。更重要的是想通过上市,搭建起企业规范经营的平台,同时可以将产权明晰化,通过外力推动企业走规范化的道路,这样企业才有可能长久稳定发展。”七匹狼董事长周少雄说。七匹狼是福建省第一家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公司。
以环境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沿海发达地区传统制造业遭遇“天花板”,属于“成长的烦恼”。有专家分析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发展壮大了,原有的“躯壳”无法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期待“蜕壳”,破茧成蝶。
泉州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在产业链布局上,大多集中在生产制造环节,高附加值产业偏少,面临着诸如劳工紧缺、劳动力成本推高、环保和节能减排压力加大等问题的挑战。
“过去30年,泉州、晋江发展起来了,但也付出了代价,这就是环境的代价。由于地少人多,已经没有地方能再经得起这样的消耗了。”当地一位官员说。
泉州的发展源自于农村,走的是典型的乡村工业化道路。工业从农村、乡镇起步,不断往外蔓延,城市分布在比较广阔的区域,“聚”不够而“散”有余,以至各镇都形成不了太大的优势。这种“散”,带来了管网、自来水、垃圾处理厂、屠宰场等基础设施的布局、安排等种种问题。城市发展滞后,产生了生产成本、生活成本、社会成本等方面的相对劣势。
“以环境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劳动密集型企业遭遇‘天花板’,逼迫企业转型升级。下一步要推动制造业向高端走、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协调。”晋江市委书记尤猛军说。
目前泉州的服务业或者说第三产业的比重只有36%。晋江只有32%,低于泉州、全省平均水平,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过来又制约了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