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眼下这波由棉花价格而起的涉及纺织服装产业上游,甚至不久将来的全行业价格波动的成因,不得不提及作为大宗商品——棉花的供求关系。
在这层关系当中,国家层面的调控对棉花价格的稳定起着巨大的作用,通过对储备棉的收储和抛储,我国长期保持棉花价格的稳定,维护了棉农及纺织业健康发展。
基于此,我们就近两年来国家的相关收储和抛储政策进行梳理,以探寻棉花之所以还未被疯狂炒作的原因,以及国家对棉花价格调整时机的选择。
2008年三次收储应对金融危机
棉花收储,是国家调控棉花市场、维持棉花市场稳定的手段之一。2008年以来,为了稳定下滑的棉花市场,支撑阴跌不止的棉花价格,维持棉花企业、纺织企业、棉农的三方利益,国家先后三次发布收储公告。从三次收储公告发布的时间和内容上,我们不难看出,国家政策对棉花价格的指导方向和对整个纺织业链条的有效维护。
2008年国家的第一轮收储是在8月19日,数量在15万吨,对象为新疆棉,当时收储的价格则为标准级(328级)13400元/吨(指新疆库点)和13600元/吨(指内地库点)作为收储的最高到库价格。
国家第二轮收储是在10月16日,数量为22万吨,对象依然是新疆棉,价格则下降到12600元/吨。
国家第三轮收储可谓中国棉花历史上收储数量最大的一次,时间是在10月29日,数量为100万吨,对象则有所扩大,除了新疆棉,还有部分内地棉。而价格定为12600元/吨,没有因为当时市场价格大幅下降而调整。
从2008年的三次收储政策不难发现,此次国家收储棉花,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国内纺织业出现较大冲击,整个棉花市场因此需求不旺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它起到的效果是,有效地遏止了棉花价格的下滑,保护了国内近亿棉农的利益,不至于使棉花整个种植业受损、崩盘。
而对于纺织业而言,国家三次收储的时间选择和意义都有所不同。
第一次收储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初现国内之时,由于危害还不“大”,因此,此次的棉花收储量也相对较小,收购价格也比市场价格低,目的是“解决”棉农的后顾之忧。
第二次收储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国内渐强之时,但收购量依然不大,收购价也低于市场价格。
到了第三次收储,全球金融危机已在国内引发恐慌,此时,国家大力度收购棉花,且收购价高于市场价,有力地打击了投机行为,维护了市场的稳定和保护了棉农的利益。
2009 年三次抛售缓解成本压力
国家抛售储备棉花则主要是抑制棉花现货价格持续上涨的趋势,动用棉花资源,尤其是动用前期已经收储的储备棉花资源,以达到稳定棉花市场供需关系的目的。
2009年度棉花抛储政策于最早是在5月21日出台,第一批储备棉投放量为150万吨,其中,2003-2004年度储备棉存放时间较长,竞卖底价为12500元/吨,2008年标准级的国储棉竞拍底价为12600元/吨。
8月14日国家再次出台抛储政策,增加轮出60万吨储备棉,其中包括2005年度进口入储的棉花10万吨和2008年度临时收储的棉花50万吨。此次轮出的2005年度进口入储棉花的竞卖底价为12500元/吨;出库销售的2008年度临时收储棉花的竞卖底价为12600元/吨。
10月20日国家第三次出台抛储政策,再次出库销售50万吨储备棉,其中包括2006-2007年度收储的棉花36.1万吨,2008年度临时收储的棉花13.9万吨。此次轮出的2006-2007年度储备棉竞卖底价为12900元/吨;出库销售的2008年度临时收储的棉花竞卖底价为13000元/吨。
从这三次抛储情况来看,由于经济危机对市场的影响还未消退,棉花价格过度上涨和下跌均对市场不利,在下游纺织企业采棉难度加大、购棉成本提高的背景下,国家2009年采取抛储棉花政策有效稳定棉价,压缩了投机和囤积的空间。
对于纺织业而言,这一年国家的三次棉花抛储并不是为了打压棉价,而是为了稳定棉花市场。随着抛储的不断进行,棉花市场供给进一步恢复,下游纺织企业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复苏中,不至于因为棉花价格持续快速上涨而背上沉重成本负担。事实上,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随后棉花价格的快速上涨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