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11月中旬的棉价暴跌仍在继续,跌幅之猛甚于当初其上涨时的气贯如虹。
23日,棉花价格指数再跌1.7%后报收于27881元/吨。自11月12日以来,棉花价格指数已下跌8个交易日,累计跌幅已逾10.9%。
棉价一落再落结出的“恶之花”便是,使当初试图通过囤棉来获利的中间商的财富大幅缩水。22日,滨州沾化的花勤兴语气急速地说,他的内心很焦急,很煎熬。
棉价大跌下的“焦灼”
花勤兴拥有一家小型皮棉加工厂、并仍囤有30吨的皮棉。他的焦灼与不安,源自当前棉花价格的“跌跌不休”。
周二,棉花价格指数再跌474元/吨后报收于28355元/吨,跌幅近1.7%。这已是自11月11日以来,棉花价格指数连续第8个交易日下行,累计跌幅已超过3421元/吨。
这直接反应在与花勤兴紧密关联的棉花收购价与皮棉价格上--花目前经营着一家小型的皮棉加工厂--棉花收购价决定着工厂的成本投入,而皮棉价格则关乎其收入如何。
22日,来自卓创资讯的数据显示,目前山东地区棉籽收购价为5.8元/斤,较之今年最高时的7.2元/斤,已跌去近20%。而同时,“皮棉价格也十分不理想,目前的出厂价仅为26000元/吨。”花勤兴称。
就在不久前,皮棉价格还曾一度在短时间内蹿升,直至创出31500元/吨的历史最高点。彼时,“做衣服不如囤棉花”,皮棉价格大幅上扬所带来的获益空间明显高过下游饱受人民币升值、人工成本增加之困的实业。
花勤兴即是该观点的“秉承者”与“践行者”。而10月27日,这位以“追逐最大利润为己任”的生意人已经决定停售皮棉,以等待市场的进一步涨价。当时棉花在沾化当地的收购价已经扶摇直上至6.4元/斤左右。“6.4元/斤的籽棉收购价蕴含的风险已经相当大。”花回忆称,但在当时皮棉出厂价暴涨的情况下,仍有大量贸易商“扎堆”收购棉花,皮棉厂也在“一边停售皮棉,一边收购籽棉。”
棉价上涨,生意亦艰难
“未来棉价上涨基本板上钉钉。”10月27日,花勤兴在向本报解释他囤棉的原因时称,前期棉价持续大幅上扬是他看高后市、吃进棉花的底气所在。
情况确实如此。27日的前一天,卓创资讯提供的数据显示,当日山东、新疆、河北以及安徽等主产区的棉花收购价均已达到6元/斤以上。而当日的棉花价格指数则报收于26205元/吨。
而事实上,棉花价格指数自9月2日开始走高以来,截至11月12日开始回落,已连续30个交易日呈上涨态势。在近2个多月的上涨中,棉花价格指数始于18012元/吨,止于创出自棉价放开以来十年新高的31302元/吨,每吨累计上涨13290元,涨幅超过74%。
天气原因导致的棉花大幅减产被认为是该次棉价大涨的最主要原因。9月28日,本报曾在“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滨州沾化采访时获悉,由于受到秋季持续阴雨天气的影响,当地有棉花减产甚至超过50%。
9月28日,与花勤兴共同经营皮棉厂的兄长花勤旺就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曾称,因棉价持续上涨,其所在的皮棉厂就已遭遇成本上涨过快带来的现金流不足之困,只能依靠向当地棉农打欠条来收购维持生产的棉花。另外,花勤旺还正在准备向银行借贷200万元以度时艰。
“赔进上百万的大有人在”
当时,花勤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按照9月28日当地5.2元/斤的棉花收购价以及23000元/吨左右的四级皮棉出厂价计算,尚能“赚到微薄的利润。”
但就是这些“聊胜于无”的利润也在这波始于11月12日并且一直延续至的棉价的暴跌中消失殆尽。11月22日,因有一车总量达到30吨的皮棉未能及时出手,花勤兴悲哀地表示,“今年的生意等于白做了。”据花介绍,随着皮棉价格从最高点时的31500元/吨下降至现在的26000元/吨,在将近一周时间内,这30吨皮棉的价值即跌去16.5万元。而花勤兴进一步透露称,当地因棉价暴跌损失惨重的囤棉者“比比皆是”,“赔进上百万的大有人在”。
“对贸易商来讲,虽然目前棉价带来的风险的确在增加。”卓创资讯棉花分析师赵红分析认为,受风险陡增影响,目前棉花全行业已陷入冷清局面,“不管是棉企还是贸易商都处在观望之中。”
赵同时声称,最近国家密集出台的以抑制物价增长过快为诉求的一系列宏调政策是促使棉价从暴涨转为下跌的主要原因。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的抑制物价的措施中,就包括了“加强新疆棉花外运”以及“取缔无照收购、无证加工棉花的行为”等调控棉价的措施。与此同时,存款准备金率在9天内连续2次上调带来的流动性减少的作用也正在显现。
不过,也有判断认为,由于今年总体棉花市场仍处于供求紧张的局面,棉价后期仍然有反弹的可能。“剩下的一车皮棉我先不着急卖。”22日,花勤兴悲怆地说,他虽然无法估计此轮宏调的持续时间和效果几何,但“现在卖也是赔钱,还不如再等等。”或许,在他看来,在突然而至的暴涨与急蘧直下的大跌交构而成的棉价跌宕中,经营棉花似乎已成为一场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