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1日,在上海亚太网印展举行的“探寻纺织服装印花行业发展”圆桌会议上,来自印花产业中的设备生产商、材料生产商、服装印花厂及印染专家共聚一堂,大家在充分探讨材料、设备、印花厂等各个环节发展的同时,对整个印花产业链亟需解决的问题,也做了深入的讨论。
“我国是一个纺织品大国,也是一个印花业大国,众所周知“标准”是行业的基础、技术的基础,作为一个纺织品出口大国,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就一定要了解国外对纺织业的规范和标准,并严格按照这些标准去执行。”上海市印染专家唐增荣在会议上表述了自己的观点。纺织标准是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国内市场的基本准则,纺织标准不仅在纺织检测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竞争中同样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遵循国际、国内纺织标准的技术要求才能使产品获得市场准入的机会,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
新型贸易保护考验纺企应变能力
标准滞后是中国纺织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软肋’。近年来,我国纺织品遭遇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绝大多数企业对国外有关纺织品与服装的技术法规、标准等了解甚少。以美国为例,标准由600多个非政府性综合机构和行业团体制定,并且不断为适应技术进步而改变,1995年以来美国向WTO提交纺织服装方面贸易技术壁垒通报11项,均对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不断深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2009年我国纺织出口企业遭遇更多贸易摩擦,并呈现日趋多样化、综合化等特点。如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与限制的法规》,进一步提高了欧盟化学品进口门槛,产品涉及纺织服装、化纤等产品。欧盟实施的一系列法规,预示着更多的国家将以产品质量、安全为借口,对我国出口纺织产品采取限制措施和技术性贸易措施,成为影响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障碍。而欧盟委员会最近又对原产于中国的聚酯高强力纱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同以往涉案商品多为中低档、价格优势强不同的是,这次受立案调查的聚酯高强力纱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商品。这也显示,外部市场产业和市场保护有从资源需求量大、环境影响大、附加值低的产品转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趋势。此外,奥巴马对我国出口轮胎采取特保措施,“多米诺骨牌”效应开始体现,美国纺织产业和工人联合会正在酝酿对我国输美纺织品提起特保调查申请。
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的出台意味着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复苏的道路并不平坦。只有深刻认识并掌握国外对出口纺织品的要求,才能使中国纺织业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专家共同呼吁出台产业链标准
纺织品质量好坏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健康,作为印花设备、材料及终端生产企业一定要有社会责任,不能为眼前的利益降低质量标准。在“探寻纺织服装印花行业发展”圆桌会议上,企业代表和专家分别对目前纺织品质量、行业标准、认证体系等方面的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如皋市天元服饰印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邱德强称:“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国印花行业加速了重新洗牌,使国内外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中国服装印花设备、材料等生产企业应客观分析形势,共同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标准,从而促进整个印花产业链的发展。”
为此,大家共同呼吁国家和行业协会,尽快出台产品各自规范标准,明确企业各自定位,合理划分,提高进入门槛,搞好兼顾上下游产业链工作,使纺织品印花行业走上一条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慧聪)